手机摄像头可以部分看出所用光源频闪的严重程度……这应该是目前成本最小的方式了。
想要查看的话,把摄像头伸到灯泡面前就行。如果手机没办法靠近,放大画面,让灯光充满屏幕,也可以看出频闪现象。
原理是什么呢?现在手机的感光元件(可以理解成视网膜)都是CMOS的,多使用扫描式电子快门(什么时候才能进化成靠谱的电子全局快门啊……躺)。扫描式电子快门类似于机械卷帘快门,是从上到下对画面进行成像的(想像一个打印机从上到下把一张纸打印满的过程,差不多)。
对特定光源来说,发出的亮度并非恒定不变,而会随着交流电源的波动(我国是50Hz,反映到白炽灯上就是频率为100Hz的周期变化)改变亮度,这个变化所造成的闪烁,就是频闪。
人眼看不出来(视觉暂留效应,闪烁频率高,难以察觉,但会造成视觉疲劳),相机在快门速度无法和频闪频率匹配的情况下,就会产生黑影。
什么是快门速度呢?没接触过摄影的人一样可以脑补一个打印机,从开始打印到打印完成所用的时间就是快门速度。如果灯有频闪效应,那在你把快门速度提高的时候,暗条就会跑出来了。
比如说,假设现在的快门速度是1/640秒(因为扫描式电子快门的特性,单个像素以1/640秒的时间成像,但对整个画面而言并非如此),在这个过程中,曝光过程会包含灯光“变暗”的那部分时间,也就形成了画面上的暗条。
同时,因为慢速快门拍不出频闪现象(在每个像素的曝光周期中,灯都会"亮"),所以才需要把手机凑近、提升画面亮度,让相机提升快门速度来拍频闪。
对苹果用户和具有高帧率摄影功能的手机来说,最方便的办法是切到“慢动作(高速摄影)”模式,强制设备提升快门速度,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。对相机而言,切到M档调快门就好啦~
频闪效应越严重、亮度振幅越大,体现在画面上的黑条也就越清晰。也就是说,屏幕里的光越平稳(亮度越均匀),频闪控制也就越好(简单理解的话,看不到黑条=控制得还不错)。
PS:此方法不能代替专业检测,但作为家庭自测而言也算够用了。部分相机/摄像机有防闪烁功能,会自动规避掉50/60Hz的频闪周期,对这些设备而言,拍摄的时候请把防闪烁功能关掉,否则是拍不出来的。
上海之声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***(非上海之声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